首页 / 新闻动态 / 环保新闻 / 正文

我们为何需要大力推进生态文学研究?

来源:中国环境 发布时间:2023-09-25 09:47

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大致萌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改革开放同步。但是对当代生态文学的学术研究却启动于21世纪初期,最早是由一批70后的青年学者启动的,较有代表性的是韦清琦、吴景明、雷鸣、唐克龙、张晓琴、黄轶等。

代表性的研究论著有《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研究》《绿袖子舞起来:对生态批评的阐发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动物叙事研究》《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生态批评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等。

这些论著厘清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整体景观,系统梳理了生态意识的历史脉络,对生态小说、动物叙事、少数民族生态文学等重要议题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且多从现代性反思模式入手,为当代生态文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

此后,更多学者加入研究阵营,较有代表性的如赵树勤、龙其林、高旭国、陈佳骥、谢廷秋、纪秀明等,也产生一批代表性论著,如《自然的诗学——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新论》《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创作研究》《天人合一与当代生态文学》《寻找诗意的家园——贵州生态文学研究》《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的类型学研究》《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新时期内蒙古少数民族作家小说生态书写研究》等。

这些论述拓展了当代生态文学研究视野,比较注重论述当代生态文学与古典历史文脉、世界生态文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有意识地研究地域性生态文学,以凸显生态文学的地方感。应该说,这些研究论著极大地提升了当代生态文学的研究水平。

不过,整体看来,当代生态文学研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例如,研究学者较少,未能及时跟进当代生态文学创作的快速发展,重磅学术论著还比较欠缺,对当代生态文学中的不少重要问题还没有充分展开研究。

生态环境部与中国作家协会于2023年5月19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依托高校、研究机构等,推动建立生态文学研究平台,加强理论评论研究,总结生态文学发展规律,引导生态文学创作实践”,我认为,这个《指导意见》对于学术界进一步推进生态文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那么,生态文学研究的学者们到底该如何推进生态文学创作、生态文学研究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组织成立全国性的生态文学研究会。目前,国内生态文学研究学者基本上是各自为战,没有一个彼此充分联系、交往的组织和平台。如果能够成立全国性的生态文学研究会,把既有的学者组织起来,再吸取新鲜血液,必定可以极大地调动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尽可能地推进当代生态文学研究。

第二,发布年度生态文学创作报告。目前,我国每年有不少生态文学作品发表,但是许多作品发表之后就如泥牛入海,全无消息。其实,这需要学者们及时地对这些生态文学作品做出评论、筛选,尤其需要把那些优秀作品推荐给读者大众。

第三,编纂年度生态文学选本。目前市面上有两本《中国生态文学年选》,但选的都是生态散文,还不足以呈现生态文学创作的年度面貌。因此,应该可以由学者负责编选年度生态文学选本,包括生态小说选、生态散文选、生态诗歌选、生态报告文学选。这可以参考二十多年前、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的“碧蓝绿文丛”。

第四,积极撰写生态文学研究论著。目前,当代生态文学研究中还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学术问题,例如,人类世、动物转向、气候变化与生态文学,博物学与生态文学,地方感的复兴与生态文学,少数民族生态智慧与生态文学,传统生态智慧与生态文学,西方生态伦理与生态文学,生态文学与中国形象,地域性生态文学研究,中西生态文学比较研究等。这些问题得到充分研究之后,当代生态文学研究才能具有坚实的学术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无论是生态文学创作还是生态文学研究都是其中的有机力量,学者要和作家勠力同心,共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伟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