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业务 / 项目环评 / 正文

“环评报告贩子”猖獗背后,暴露出哪些漏洞?

来源: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4-04-01 11:09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代表最高人民法院作工作报告时提到,惩治环评造假行为,对弄虚作假、情节恶劣的“环评报告贩子”定罪判刑,终身禁止环评执业。

“环评报告贩子”所指何事?在去年年底,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环评造假案,多名被告人被判刑,成为江西省首例因环评造假被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

这件刑事案件涉及了环评造假领域的哪些内容?又有何警示意义?

挂靠环评师资质年产报告700余份,靠抄袭半小时就能做一份环评报告

2023年12月27日,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江西展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展航公司)所涉环评造假案作出二审判决,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余某双、肖某风等8人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两个月至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5万元至8万元不等。8名被告人被终身禁止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时间回到2020年9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在信用平台巡查中发现展航公司存在从业主持人业绩异常高、环评机构省外项目占比高等异常经营行为。

随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将有关线索移交给九江市生态环境局。通过调查发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仅有1名环评工程师的情况下,展航公司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登记项目环评信息多达700余份。

进一步调查发现,展航公司编制的7本环评文件中,有6本存在质量问题,符合生态环境部规定的弄虚作假情形。同时,这7本环评文件编制主持人均为常某平,但“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中却出现不同的签字笔迹。

九江市生态环境局迅速向上级生态环境部门进行报告,生态环境部、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多次对案件办理进行业务指导。2020年11月—2021年2月,九江市及时启动“两法衔接”机制,多次召开联席会议,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九江市人民检察院、九江市公安局先期介入,对案情进行分析研判。

2021年3月10日,九江市生态环境局正式书面向公安部门移交展航环评造假案,同年3月15日,九江市公安局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

通过对环评报告编制异常情况的网上巡查跟踪,发现涉嫌造假行为后,九江市积极深挖,并顺藤摸瓜,对涉嫌挂证、买证以及卖证的8名被告进行指控。

调查显示,被告人余某双、肖某风为夫妻关系,二人长期从事环保相关行业,见被告人肖某琳、肖春某、肖东某待业在家,便商议通过开设环保公司,对外出售公司编制环评报告资质牟利。

2019年12月,上述被告人共同出资成立展航公司,随后通过中介介绍,他们便通过“猎头”公司找到了远在山东工作、具有环评师资质的被告常某平合作。展航公司与常某平约定,除了给其每年2.5万元挂靠费外,每出具一份环评报告书(表)还会额外支付费用。

作为业内人士,余某双发布的环评资质兜售信息吸引了许多没有环评报告编制资质的中间商与其合作。这些中间商承接到建设项目的环评业务后,展航公司就会出具相应的资质材料。中间商将其“编制”的环评报告主体内容与资质材料合并成册,送交地方环保部门审批。

据介绍,这些环评报告没有环评师参与编制、审核、签名,均由中间商组织人员“编制”。一些造假人员并不懂环评,但他们靠抄袭,半小时就能做一份环评报告。

经统计,2019年12月—2020年10月,肖某琳等5名被告利用常某平的职业资格,以展航公司名义共对外出具环评报告700余份,涉及全国20余个省份,违法所得共计70余万元。被告人田某华、郑某兵通过余某购买展航公司资质,承揽了13家企业编制环评报告的业务,共收取71.35万元。

环评造假成为产业链,暴露出背后诸多漏洞

九江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宣教科副科长陈娟玲告诉记者,“这起案件是环评造假入刑司法实践的重大突破,也是‘两法衔接’机制的标志性成果,充分彰显了生态环境部门、刑事司法部门对环评弄虚作假‘零容忍’的态度和依法严惩绝不姑息的决心。”

环评造假由来已久,展航公司环评造假案件涉及全国20余个省份的100多个县市区,在环评造假领域极具警示意义。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涉案犯罪分子在仅有1名环评师的情况下,为全国753家企业出具虚假环评报告。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将业务拓展至全国多地,在于其特有的环评造假产业链。

环评造假产业链形成的背后揭示了哪些问题?

一是更换身份拓展业务、规避处罚。余某双等人在经营展航公司时,还分别在安徽、湖北等地注册了5家环评公司。而在环评业内,注册多家公司经营是常见的操作手法。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门会处罚存在违规行为的环评单位,因此,环评单位为避免出现扣分超过一定量难以再接业务的情况,会换不同“身份”承接业务。不少环评企业法人代表及股东名下,有几家甚至十余家关联企业,其中一些企业虽被列入禁止从事环评工作的“黑名单”,但其关联企业仍在开展业务。

二是环评资质师的稀缺与大量环评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环评市场上,环评师非常紧俏,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难度超过司法考试。因而,稀缺的环评师成为环评造假公司主要“攻克”的对象。有些环评师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缺乏职业操守,很容易成为环境造假产业链上的“棋子”。

正如上述案件中的常某平,就职单位并非环保企业,但通过考试获得了环评师资质。在挂名展航公司时,约定每年最多出5次现场。虽然常某平曾利用请假时间去过现场,但也只是拍照摆样子,她从未进行过踏勘、现状监测、数据资料收集,更没有编制环评报告书(表)。

三是环评审批缺乏验证性和敏锐性。据介绍,上述案件中700多份造假的环评文件,基本都通过了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审批,部分生态环境部门评审专家只进行“纸面评审”,不清楚项目现场情况,他们更多关注环评报告编制得是否好看,然后就通过了环评报告。环评文件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源头性文件,如果源头都错了,项目后续环保工作做得再好,可能都难以让公众信服。

正是多方利益的叠加,导致环评造假产业链日渐猖狂,暴露出了环评报告编制审批、环评师资质管理等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

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决不能忽视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也提到了展航公司的环评造假案。

黄润秋指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制度。但是,近年来各地也相继曝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在环评文件编制及企业自行监测过程中数据造假的行为,造假手段五花八门,花样层出不穷。

比如,在环评文件编制过程中编造数据、假冒他人签名,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更换监测样品、干扰采样探头、编造假报告假台账、篡改仪器参数,更有甚者用黑客程序侵入到公共计算机系统修改监测数据,性质极其恶劣,而且造假的趋势还在向专业化、链条化方向发展。

“这些违法行为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秩序,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老百姓的环境权益,也冲击了底线。对这些行为我们绝不能容忍,必须坚决打击,而且要铲除其滋生的土壤。”黄润秋表示。

“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连续4年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采用“四不两直”检查、监督帮扶、大数据监管乃至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有效手段来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行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和有关部门一起,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持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同时,还会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加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用科技力量来筑牢防范造假的防线。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环评师合理合法利用权力、生态环境部门加强监管审查,全社会才能避免弄虚作假情形的发生,及时发现、清除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