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环境监测站关于2015年监测管理工作总结的报告
2015年示范区环境监测站在示范区环境保护局的正确领导和省中心站的业务指导下,我们严格按照《2015年陕西省环境监测方案》和示范区环境保护局2015年工作目标,以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优质、高效技术服务为目标,科学严谨,求真务实,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奋力开拓创新。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创建学习型监测站,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监测站始终把不断强化学习,全面提高人员素质,营造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建设一支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执行能力强的团队作为长远工作目标。从工作实际出发,我们把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深入人心,有针对性地开展队伍的学习教育活动。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目前,环境保护已进入新常态,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环保新动态很有必要。因此,监测站十分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全站职工认真学习国家和陕西省环保会议精神,掌握环保工作新要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颁布后,全站职工对“水十条”涉及的10个方面35项具体工作指标逐条进行了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尤其是关于环境保护方面内容重点学习并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学习,让大家认清形势、了解形势,增加对所从事环保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党员干部把党章、《准则》和《条例》作为自己的行为基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业务学习
监测站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全方面业务学习:首先以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为重点,狠抓业务培训,每两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工作中要求“以老带新”,加强对新进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派员参加省上组织的各类监测业务、技术培训班,站内开展质量管理、监测技术、仪器使用、法律法规、实验室安全等相关知识培训。借助选拔第五届陕西省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参赛人员之际,激发和调动了全站职工学习专业理论、刻苦钻研技术的热情,进一步提升了环境监测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我站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均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以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为目标,监测计划全面完成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环境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它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一年来,监测站充分发挥监测职能,为全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环境质量监测
1、城市空气质量监测
我站严格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和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监测值班制度,加强对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的维护和巡检,每周至少对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的站房周边环境、站房设施、采样系统、采样口设置、仪器工作状态、质保控制等情况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作好详细记录,保障监测设备稳定运行。目前在线监测项目有SO2、NO2、PM10、PM2.5、CO、O3六个参数。并在示范区环保局网站开辟专栏建立“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便于群众随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截止2015年12月31日,完成全年365天监测,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62天。
2、地表水水质监测
为准确掌握全区环境质量状况,我站严格按照《2015年陕西省环境监测方案》的规定,定期对全区地表水开展水质监测。主要监测断面有:渭河(杨凌段)上游、渭河(杨凌段)下游、漆水河(杨凌段)上游、漆水河(杨凌段)下游、小韦河(杨凌段上、下游)、高干渠(杨凌段上、下游)、渭惠渠(杨凌段上、下游)10个监测断面。根据渭河“三年清水行动”管理需求,及时上报监测数据。
3、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2015年我站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周边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据我站现有监测能力共监测十项十五个点位,及时完成监测工作,并按时上报监测数据。
4、噪声环境质量监测
根据城区噪声功能区划分结果,对辖区内功能区噪声进行昼间、夜间监测,完成了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
(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监测站对区内20家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共计监测40余家次,获得了大量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了依据。按照年初制定的《2015年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和《2015年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质量控制方案》完成污水处理厂、汇源果汁和中兴林产三家国控源监督性监测和比对监测;根据省环保厅要求组织国控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在局网站设立“国控重点监控企业监测信息发布平台”,对外公布企业自行监测数据和监督性监测数据。
(三)编制和发布环境监测信息
1、编制《杨凌示范区2014年环境质量报告书》
为了全面反映示范区2014年环境质量状况,了解污染物构成,分析污染原因,给制定2015年环境管理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决策与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示范区环保局指导下,我站负责编制了《杨凌示范区2014年环境质量报告书》。根据环境质量公布要求,在局网站公布了2014年环境质量状况。
2、编制环境空气质量周报
为向领导层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使人民群众对所生活环境空气质量有更详尽了解,我站每周编制一期环境空气质量周报,及时上报环保局。
3、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和自行监测公布情况
根据污染源信息公开相关规定,在局网站设立“国控重点监控企业监测信息发布平台”,对外公布企业自行监测数据和监督性监测数据。据统计,监督性监测和自行监测信息完成率分别为98.2%和100%,公布率分别为100%和100%。
(三)其他监测工作完成情况
1、完成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中期评估工作及2015年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上半年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2、全年完成竣工验收、环评现状等委托监测40余家次,收费约为124万元。
3、配合环境监察支队完成投诉13起,其中农村饮用水2起,辐射投诉1起,噪声投诉10起。
4、在我区中高考期间,参与考场周边噪声控制工作。
5、加强燃煤锅炉监管工作,截止目前,全年拆除燃煤锅炉共计6台20.81蒸吨,减少燃煤2000余吨。
6、完成环保局下达的各项工作。
三、以监测质量为核心,强化质量控制与保证
(一)加强质量管理
强化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根据年初全年监测工作任务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全年质量控制方案,结合每次监测工作任务,下发针对性的监测工作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方案,保证对监测工作全程序进行质量控制。由质量负责人担任质控室主任,主要负责站内日常质量保证的监督检查,从监测布点、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按监测规范层层把关。设置质量监督员,主要检查日常监测质量控制的落实情况,监督分析人员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及原始记录的真实性等。从而使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从组织机构上得到保证。采取平行、加标、密码样等各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全年使用密码样达到50余支,监测人员均经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所有监测仪器、量具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强化三级审核制度。目前,基本形成了站长决策、质控负责人组织管理、质量监督员具体实施的三级质量管理体制,对监测报告及监测原始记录认真贯彻三级审核制度,有力地保障了监测工作质量。
参加能力验证和质控考核。6月份分别参加了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国控重点污染源质控样的考核和环境监测网能力考核,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汞结果均为合格。8月份参加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溶液中镉、锌和滤膜中镉、锌的测定),考核结果为满意。通过积极参加省级部门的质量控制考核工作,不断增强了我站对“质量是监测的生命线”的认识。
通过以上措施,监测数据从产生开始就处于严密的质量控制之下,从而保证了报出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精心准备上岗考核工作,提升监测业务水平
2015年上半年,我站针对上岗考核工作进行了精心准备,前期进行理论和操作的模拟考核。上半年我站申请考核人员10人,考核项目涉及水(含大气降水)与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固体废物等3大类54项,全站理论考试及现场操作均一次性通过。
(三)参加第五届全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大比武
为适应新形势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履职能力,省环保厅于10月29日-30日共同在西安举办了第五届全省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示范区环境监测站派出三名同志参加。经过了一番精心的筹备之后,三名同志顺利完成“大比武”活动中的“现场采样”、“样品分析”和“理论考核”三个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技术大比武的举办也激发和调动了全站职工学习专业理论、刻苦钻研技术的热情,进一步提升了环境监测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四、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示范区纪检监察会议精神,坚持“治标兼治本、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紧紧围绕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结合环保工作实际,构建防范机制,全站党风廉政建设与环境事业发展相辅相成,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障。坚持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
一年来,我站未出现过任何违纪事件,在为企业提供监测服务过程中没有“吃、拿、卡、要”现象发生,在风清气正的优良环境中完成各项监测任务、为企业提供满意服务。
五、存在问题
(一)人员编制不足
人员的缺少是目前环境监测站的首要制约因素,工作任务繁重与人员短缺的矛盾始终突出。环境监测站的机构编制8人,在编4人,根据工作开展需要临聘8人,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且临聘人员流动性大都给业务开展造成困扰。我站现状与国家标准化要求差距较大,不利于监测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监测工作经费不足且保障机制不健全
由于监测站为自收自支单位,业务经费无法得到稳定有效保障。在省环保厅和省监测中心站的大力支持下,硬件能力建设得到很大提升,常规监测设备基本配备,但同时仪器设备维护费、信息系统运行费、耗材等费用大幅增加,是我站发展中的一个难题。
(三)应急能力不足、风险防范能力还有待提高
我站建立了应急监测预案,并多次组织参加应急演练,但在处置应急监测过程中,应急设备、实战经验及技术能力仍不足。无法保证工作质量,一旦发生污染范围大、危害程度重的环境突发事件将难以应对。
(四)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由于多年来编制等问题解决困难,一些在站里工作时间较长,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临聘人员流失严重,新聘人员多为刚毕业大学生,参加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欠缺,缺少有丰富经验的人进行技术性指导,专业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六、2016年工作重点
2016年工作重点是紧紧围绕全区环保工作的中心任务,强化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增强“三个说清”能力,为环境管理做好技术支撑。
(一)围绕重点工作,抓好各项监测任务落实
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水、气、声、土壤等各项常规监测工作,做好PM2.5、饮用水源地水质、“三河两渠”水质监测工作。
着力加强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年初制定全年监测任务,每季度不少于10家次,对国控污染源在线比对每季度一次,并及时将数据公布与平台。
全面提升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加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操作和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继续做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隐患排查和环境应急监测档案建立工作。
(二)围绕“三个说清”,着力提高支撑管理水平
做精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分析。加强对各类考核所涉及环境质量指标的形势动态分析,加强对异常数据的分析、报告,增强信息反馈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做深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预判分析。增强调查研究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围绕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环境管理需求和灰霾天气等新型环境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污染整治做好技术参谋。
(三)围绕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监测预警体系
全面加强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根据《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试行)》以及《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办法》的要求,完善并落实能力建设“一站一方案”,按照二级站功能定位,提升全站整体能力水平,积极争取通过省环保厅三级站标准达标验收。
(四)围绕质量管理,确保监测工作科学规范
加强内部管理不断自我完善。坚持上岗证考核和质量体系运行检查制度,更多举措强化质量管理工作,以重点工作、关键监测项目等为切入点加强对我站质量监督、指导。
(五)围绕队伍建设,不断增强人员业务能力
全面提升监测队伍素质。围绕环境监测“三五”人才工程,加快培养环境监测专家、技术骨干;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参加外部培训,开展多层次的内部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着力完善监测队伍管理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提升服务管理、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环境监测队伍。